自然課應該是在培養研究的精神,並且在從所有實驗結果中,試著找出歸納後的科學原理。
第一單元是在談太陽的觀測。要讓孩子們知道太陽四季上升、落下的「科學知識」,不是難事;但要他們長期反覆做著太陽觀察的「科學能力」,卻是十分艱辛的任務。我相信,很多小孩子在上過這個單位,還是不會將他的實驗器材歸北,甚至還是不會使用指北針...
所以在教到仰角和方位時,老師請大家這麼做:
首先老師先解說何謂仰角,以及示範如何測量仰角。
讓各小組找到老師所指定的幾種仰角度數。各小組完成即可加分。
接下來以小組競賽的方式,測量老師所佈題的仰角度數。哪一組最快完成,即可加最多分。
留幾分鐘,讓他們小組內部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,每一個人都要熟練測量仰角的技能。
老師宣布待會要以「抽問」方式來進行操作。抽問的人選,以小組裡最弱、或最不認真的同學...為優先。
抽考學生。只要有答對的人,即可為小組加分。
反覆抽考幾輪,於是抽考的本身,也是一種刺激學習。愈後面的同學,技巧將會愈熟練。
考題可靈活互換,可讓他們由仰角找位置,亦可用位置來找仰角。
方位的測量,亦是運用上述相同的模式。最後,我們還可以讓他們同時找出仰角和方位二種數據;並以課本上「夏至」與「秋分」的七組數字,做為各小組競賽比快、比正確的題目...
善用「合作學習」的模式,是活絡教學情境的好方法。與其只有少數優秀同學在操作實驗、而其他人在冷漠看戲;倒不如把所有人都拉進來,讓他們開開心心享受小組競賽的樂趣,也享受教會別人的成就感!
那麼要如何知道小組裡到底有沒有在認真討論、認真合作呢?其實很簡單,從他們討論時的音量、討論的內容、以及從他們每隻忙碌的小手...,就可以知道。我總是說:「一個人有二隻手,六個人就十二隻手,十二隻手都要運用上才行!」
大家瞧,這天空模型上,有這麼多隻忙碌的雙手,是不是很可愛呢?大家齊心一同完成一項實驗,這種感覺應該是超棒的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